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从麻醉到苏醒:扁桃体手术中护理团队的“隐形守护”

2025-09-17 09:50:04 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 覃小妹

  在手术室里,一场针对扁桃体疾病的手术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患者躺在手术台上,麻醉药物逐渐发挥作用,意识逐渐模糊,而此时,一群身着蓝色手术服、戴着口罩的护理团队成员正悄然展开他们的“隐形守护”——从麻醉诱导到术后苏醒,他们用专业与温情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一、术前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1.环境与设备检查   手术室是护理团队的主战场。在手术开始前,护理团队会仔细检查手术室的环境,确保空气洁净度达标、温湿度适宜,并核对所有手术设备的完好性。从无影灯到麻醉机,从监护仪到吸引器,每一项设备都需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能正常运行。

  2.器械与药品准备   扁桃体手术虽小,但器械和药品的准备却容不得半点马虎。护理团队会根据手术方案准备专用的扁桃体剥离器、电刀、止血钳等器械,并核对药品清单,包括麻醉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等。所有物品均需按规范摆放,便于医生快速取用。

  3.患者信息核对   在麻醉前,护理团队会再次确认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部位等信息,并通过手腕带、病历等多重方式验证,避免发生手术差错。同时,他们会向患者解释麻醉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

  二、麻醉诱导期:生命体征的“第一道防线”

  1.麻醉药物管理   随着麻醉医生下达指令,护理团队开始协助进行麻醉诱导。他们需准确抽取麻醉药物,核对剂量,并通过静脉通路缓慢推注。在此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气道保护与监护   扁桃体手术涉及气道操作,护理团队需在麻醉诱导后迅速为患者放置口咽通气道或气管导管,确保气道通畅。同时,他们会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如头后仰、肩部垫高),以利于手术视野暴露,并通过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

  3.应急准备   “准备除颤仪、肾上腺素!”在麻醉期,患者可能出现喉痉挛、过敏反应等突发情况。护理团队需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并定期参与应急演练,确保在黄金时间内完成抢救。

  三、手术进行时:协作与精准的“交响曲”

  1.器械传递与配合   “止血钳!”“电刀!”手术台上,医生与护士的配合如行云流水。护理团队需熟悉手术步骤,提前预判医生需求,快速准确地传递器械。在切除扁桃体时,护士需及时递上剥离器,并在出血时迅速提供止血材料。

  2.术中观察与记录   “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分。”护理团队会持续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出血量、用药情况等数据,为术后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他们会观察手术野的出血情况,若发现活动性出血,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

  3.感染控制   手术过程中,护理团队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从穿戴无菌手套到传递无菌物品,每一个动作都需规范到位。术后,他们会协助医生清理手术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降低感染风险。

  四、术后苏醒期:从“沉睡”到“清醒”的守护

  1.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苏醒,呼吸平稳。”随着麻醉药物在体内逐渐代谢,患者开始从手术的麻醉状态中恢复意识。护理团队密切地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确保这些指标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他们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不适的迹象,比如恶心、呕吐、躁动不安等可能的并发症。整个恢复过程中,护理团队会记录患者的反应和恢复进度,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安全转运与交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转运至恢复室。”手术结束后,护理团队会协助患者调整至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过转运床将其送至恢复室。在交接时,他们会详细告知恢复室护士患者的手术情况、用药记录及注意事项,确保护理的连续性。

  从麻醉到苏醒,扁桃体手术中的护理团队如同“隐形守护者”,用专业、细致和温情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医院他们或许没有最先进的设备,但凭借扎实的技能、创新的思维和人文的关怀,同样能书写出生命的奇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