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检查清单,准爸妈必看!
备孕是孕育健康宝宝的重要开端,而全面的备孕检查能及时排查潜在健康问题,为宝宝的到来筑牢安全防线。很多准爸妈对备孕检查内容一知半解,下面这份详细清单,从检查前准备到具体项目,手把手教你做好备孕检查。
一、检查前必备准备
时间选择有讲究:建议在备孕前3-6个月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有充足时间调理。女性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结束后3-7天内检查;男性检查前需禁欲3-7天,保证精液检查结果准确。
提前调整生活状态:检查前1周,准爸妈都要避免熬夜、饮酒、吸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不服用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防止干扰检查结果。
携带相关资料:准备好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若之前有就医记录、手术史或家族遗传病相关资料,也一并带上,方便医生全面了解情况。
二、准爸爸专属检查项目
基础身体检查 身高、体重、血压:判断是否存在肥胖、高血压等问题,这些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和受孕概率。
心肺功能检查:通过听诊、胸片等,排查肺炎、心脏病等疾病,避免孕期因父母健康问题影响胎儿。
肝肾功能检查:抽血检测谷丙转氨酶、肌酐等指标,了解肝脏和肾脏代谢功能,若存在异常需先治疗再备孕。
生殖系统检查 精液常规检查:关键项目之一,检查精子数量(正常≥1500万/毫升)、活力(前向运动精子≥32%)、畸形率(正常形态精子≥4%),直接关系受孕成功率。
生殖器官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检查睾丸、附睾、精索等,排查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影响精子生成的疾病。
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TPPA)、艾滋病病毒(HIV)检测,这些病毒可能通过父婴传播,需提前干预。
三、准妈妈重点检查项目
基础健康评估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判断是否有贫血(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感染等,贫血可能导致孕期胎儿缺氧。
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等,排查肾炎、糖尿病等,孕期高血糖会增加胎儿畸形风险。
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除肝肾功能外,甲状腺激素(TSH、FT3、FT4)检测很重要,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
生殖与妇科检查 妇科超声:查看子宫、卵巢形态,排查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胚胎着床。
白带常规+宫颈检查:白带常规排查阴道炎(如霉菌、滴虫感染),宫颈TCT和HPV检测排查宫颈癌前病变,避免孕期炎症上行感染胎儿。
性激素六项:在月经第2-4天抽血,检查雌激素、孕激素、睾酮等,评估卵巢功能,判断是否存在排卵异常。
四、传染病与遗传病筛查
传染病检测:与准爸爸项目一致,同时增加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检测(即TORCH筛查),孕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流产、畸形。
遗传病筛查:根据家族史选择,如地中海贫血筛查(南方地区高发)、染色体检查(35岁以上或有流产史建议做),排查可能遗传给胎儿的疾病。
特殊项目:若之前有反复流产史、宫外孕史,需额外做输卵管造影(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免疫相关检查(如抗磷脂抗体检测)。
五、检查后注意事项
及时解读报告:检查后1-2周取结果,务必让医生逐一解读,不要自行判断。若指标异常,如精子活力低、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遵医嘱治疗或调理,定期复查,达标后再备孕。
同步调理身体:无论检查结果是否正常,都要坚持健康生活,女性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每天0.4mg),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夫妻双方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多吃优质蛋白(鱼、蛋、奶)和新鲜蔬果,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保持良好心态。
规划备孕时间:若检查无异常,可开始科学备孕,记录女性排卵期(通过月经周期、排卵试纸或B超监测),在排卵期前后同房,提高受孕概率。
备孕检查不是“走过场”,而是给宝宝健康的第一道“护身符”,准爸妈们认真做好每一项检查、遵医嘱调理,就是在为新生命的到来攒足底气。若过程中还有疑问,别犹豫,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愿大家都能顺利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开启幸福的亲子时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