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不停会是肺炎吗?——家长必知的预警信号
孩子一咳嗽,家长的心就揪成一团。尤其是当咳嗽声一阵接一阵、迟迟不见好转时,很多父母都会忍不住担心:这会不会是肺炎?确实,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它通常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也可能因吸入异物或过敏反应导致肺部炎症。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肺炎?又该注意哪些预警信号呢?
一、注意这些“典型表现”,提高警惕
1.一般症状 肺炎发病前,很多孩子会先有几天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后可能出现发热,体温通常在38℃-39℃,高的甚至可达40℃。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新生儿或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可能不仅不发烧,反而体温偏低。除了发烧,孩子还可能表现为精神不好、不愿意动、不爱玩、食欲下降,甚至拒绝喝奶或一喝就呛奶。一旦出现这类现象,建议家长密切留意,必要时及时就医。
2.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是肺炎非常典型的症状之一。早期往往是刺激性干咳,一阵接一阵;到了疾病明显期,咳嗽可能反而减轻;而恢复期时,咳嗽会带痰。另一个关键信号是“气促”,即在发热和咳嗽之后出现呼吸加快。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或肋间隙凹陷(称为“三凹征”),或口唇、指甲发紫。一旦发现这类现象,说明孩子可能已经缺氧,必须立即送医。
3.其他系统症状 重症肺炎还可能影响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比如,孩子脉搏明显加快(可达140-160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尿少水肿,这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果出现烦躁、嗜睡甚至惊厥,尤其伴随意识障碍,则需警惕神经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方面,则可能伴有呕吐、腹泻、腹胀或腹痛,严重腹胀甚至会压迫胸腔,加重呼吸困难。
二、治疗:控制感染、缓解症状是关键
肺炎的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针对病原体)和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
(一)病因治疗:针对引起肺炎的病原体(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常见的几种类型肺炎:
1.病毒性肺炎:通常无特效药。针对特定病毒:如流感病毒可用奥司他韦。主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统和对症支持治疗来恢复。重点在于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2.细菌性肺炎: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药物等。
3.支原体/衣原体肺炎: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二)对症支持治疗
1.祛痰药:帮助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排出,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2.雾化吸入药物(如生理盐水、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祛痰药等)。
3.解热镇痛药:起到降温止痛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4.氧疗:目的是增加患儿体内氧含量,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严重时可给予呼吸机支持通气。
三、家庭护理:做好这些,帮助孩子更快康复
在孩子治疗期间,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
1.观察病情:父母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比如痰液量及性质、咳嗽频率有无减少、体温变化情况等。通过这些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宝宝的病情是在好转还是有加重的趋势。
2.复查:一般情况下,宝宝肺炎痊愈后不用复查。但如果家长自觉宝宝的症状再次出现,应尽快前往医院复诊。
3.饮食安排:对于婴幼儿,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儿童要多补充高蛋白食物,同时不可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注意补充蛋白质(如多食用鸡蛋、牛奶等)和维生素(如多食用西兰花、橙子等)。
4.鼓励孩子多翻身、拍背(手掌空心,由下往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5.改善生活习惯:为了更好地保障宝宝健康,需要改善生活习惯。要让宝宝多休息、多饮水,同时教导宝宝勤洗手,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宝宝出门,若必须外出则要给宝宝戴上口罩。此外,要注重改善生活卫生环境,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宝宝被动吸入二手烟。还可以适当让宝宝进行身体锻炼,以此增强免疫力,必要情况下可以带宝宝接种疫苗。
孩子咳嗽不一定是肺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出现文中提到的预警信号,尤其是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务必及时带孩子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呼吸,快乐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