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尿路感染患者做好排尿异常的护理与缓解工作?
尿路感染(UTI)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其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脏感染。排尿异常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疾病的进展,因此,正确的护理与缓解方法对于尿路感染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护理与缓解两方面详细讨论如何帮助尿路感染患者应对排尿异常。
一、尿路感染导致排尿异常的原因
泌尿系感染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导致,最常见的就是大肠杆菌感染,因为这种细菌是通过尿道侵入到尿路,继发性感染膀胱、尿道、肾脏等部位,感染之后会导致膀胱壁充血,继发膀胱功能失调现象,出现排尿痛、排尿次数多、尿意急现象。膀胱神经受到刺激之后,患者会出现尿不尽、排尿困难及尿急现象,患者的生活与健康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二、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
(1)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饮水:保证足量的水分,促进尿液稀释,降低尿中的细菌数量,减少尿对膀胱的刺激作用,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mL,尤其是清水和淡茶水。饮水越多,尿量也多,能促进尿液的冲洗,从排尿异常状况中清除膀胱内的细菌。
(2)定时排尿,避免憋尿
憋尿使尿液久留于膀胱内,为细菌提供更多滋生的空间,加重患者感染症状,护士需要协助患者培养定时排尿的意识,对长期卧床患者给予2-3小时排尿1次,尽可能减少尿液积存的时间,减轻膀胱压力。
(3)保持外阴和尿道口清洁
女性患者的外阴要保持干净,要求护理人员指导其从前方到后方清洗外阴,避免细菌从肛门处到达尿道口,增大感染机会;用水清洗外阴每天1次,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洁剂,防止出现局部刺激感。
(4)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在治疗尿路感染的同时,叮嘱患者不能吃喝辣椒、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品,因其能刺激膀胱,加重病人排尿困难或者疼痛,叮嘱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
三、缓解排尿异常的措施
(1)定期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
长期憋尿是尿路感染的常见诱因。护理人员应嘱其每2-3小时排尿一次,尤其是长时间坐卧的尿液要避免长时间滞留。经常排尿,一方面有助于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能够缩短尿液中细菌的留置时间,从而减少感染可能。
(2)使用温水坐浴
温水坐浴:温水坐浴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尿痛、尿频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温水坐浴可使会阴部肌肉放松,减轻排尿疼痛。温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缓解膀胱处炎性症状的目的。每天1-2次温水坐浴。
(3)减少饮食中的刺激性食物
某些食品可能会刺激膀胱引起排尿症状发作加重,应尽量避免辛辣、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品,减弱膀胱敏感性,增加纤维类食品以有助于肠胃健康及防止便秘引起的压迫尿路。
(4)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
反复性:尿路感染患者治疗后容易发生反复现象,所以在患者恢复期间应着重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患者的感染现象出现。应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提高抵抗力,此外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间隔不排尿以及熬夜过度等因素,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5)心理疏导与支持
尿路感染迁延难愈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故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治疗心态。通过语言安抚、心理疏导的方式,让患者放松身心,拥有治疗信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尿路感染排尿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有效的护理以及缓解方法可以对患者排尿异常的缓解,促进病情好转。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关注患者的病情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生活状况。饮水、定时排尿、禁止憋尿、温水坐浴等可以对患者的排尿异常减轻,恢复正常生活。增强抵抗力,饮食、心理健康与尿路感染复发息息相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